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得这么好?社会主义缘何能够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在讲授中,刘缨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开展扶贫的真实经历,展开讲授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习近平扶贫思想,以及中国投入百万党员打好脱贫攻坚战、积极消除贫困的经验成效。“如今,‘剩男’的婚恋难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培训班学员认真听课

老师授课
研修班把多样化互动和多层面交流贯穿始终,统筹考虑研修班人员构成和研修主题,邀请区内外相关资深业务专家,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安排了中国宪法制度、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中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等8场专题讲座,不仅让学员们全面了解了中国的司法体制,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治、外交、生态文明等方面有了新的了解,亲身体会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培训班学员在课堂上提问
“每次来中国都感觉日新月异,”此次中国行,是柬埔寨高级检察官法官代表团团长、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最高法院总检察院副总检察长春•占塔第二次带团来邕研修,他代表全体学员对中方周到细致的安排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告诉笔者,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深刻了解中国司法,把中国司法领域的先进制度经验学好、带回家,并根植本国土壤,为当今柬埔寨寻找一种新型、理想的法治发展路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司法智慧正吸引着世界各国司法人士不远万里而来,而广西自治区检察院也在服务周边外交中打造了自信开放的广西名片。

老师授课
少年司法制度,被公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标志,代表着现代司法发展的方向。此次研修班请来的另一位业界重量级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他围绕对未成年人司法的认识、中国未检发展历史、中国未检法律定位、中国未检检察基本内容四方面内容,讲授了《中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专题,向学员们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实践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并与学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学员们都很想了解中国是如何发展和完善少年司法的,纷纷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中国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进行得如何?”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涉罪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大吗?”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存在什么区别?”
……
史卫忠一一进行了解答,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当前,跨国贩毒、拐卖人口犯罪与恐怖主义活动一起,共同构成对全球社会稳定、公民基本生存权利威胁最为严重的三大犯罪,给区域稳定发展带来严峻威胁。全国打拐专家、福建省检察院未检办王曦带来专题课程《打击贩卖人口犯罪的中国司法实践》,介绍中国政府近十年在打击人口犯罪工作中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学员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第一次如此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打拐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许多做法与措施非常有借鉴意义,深受启发,希望与我国相关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打击防范人口贩卖这一全球问题。

老师授课
柬埔寨最高法院总检察院检察官努尔•莫尼查特对中国打击人口犯罪工作怀有浓厚兴趣,接连在课堂上问了三个问题,他兴奋说到,中国打拐反拐工作成绩斐然,相关机制经验都很成熟、丰富,据他透露,在今年11月即将由柬埔寨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中,柬方计划将人口犯罪议题列入会议议程,希望中方能予以更多支持,共同打击防范人口贩卖这一全球问题。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司法因交流而进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中国司法智慧,吸引了世界目光,引起了全球共鸣。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在位于贵阳市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研修班学员了解到,贵州省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开发的云扶贫平台打通了数据壁垒,联通了扶贫、教育、医疗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数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车子、房子、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情况,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筛选出来,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数字中国”让学员们大开眼界,直呼厉害。

在中国的10天时间里,研修班的足迹遍布南宁、桂林、贵阳等城市,分别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广西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及桂林市检察院检察长林鼎立的热情会见。研修班还安排学员们赴广西高级法院访问交流,到南宁市江南区法院旁听庭审。

研修班学员赴广西高级法院访问交流
研修班学员参观南宁市江南区法院并旁听庭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学员们还参观了贵阳阳明文化园、桂林历史文化古迹东西巷,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在阳明文化园,学员们从古籍、书法石刻和阳明悟道遗址中追寻圣人的脚步,感受阳明文化的深刻内涵,他们对王阳明的精神、人格产生强烈的共鸣,自发对着王阳明铜像鞠躬;在广西高级法院文化长廊,学员们早已听闻宋代包拯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公正廉明的精神,竞相与包青天铜像合影留念……
研修班学员参观阳明文化园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开放让司法交流的道路越走越宽,自此,两国检察官、法官之间知行合一的精彩互动异彩纷呈,弹响了丝路司法交流合作琴瑟共鸣的合奏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司法智慧正在为全球法治文明的繁荣不断注入中国动力,无疑又将赢得更多友好使者主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中国梦带给世界的,将是机遇、和平与进步。

学员查特•索里斯梅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极为认同,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她还对能够现场旁听庭审感到兴奋,“现场观摩庭审让我对两国司法制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对我的工作大有裨益。”
此外,研修课余时间,中柬检察官法官进行了足球友谊赛,以球会友,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好情谊。
相聚时短,友谊长存。3月28日,研修班在南宁举行结业典礼,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孟耀军出席结业典礼并向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拜水大美漓江 问道中国智慧
江作青罗带,山做碧玉簪。“Surprising!”“Amazing!”远眺漓江,旖旎美景尽收眼底,学员们仿佛置身梦境里,与中国山水进行着心灵间的交流,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柬埔寨与我国对民生的关注、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视异曲同工。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新常态下,如何守护绿水青山?柬埔寨司法同仁深切关注。
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强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并行,做强公益诉讼。广西检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张军检察长重要指示?桂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林鼎立在会见研修班学员时专门介绍了桂林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壮美漓江的工作成效。
“这是我第二次游览漓江,每次来,漓江总有不一样的美丽。”学员波尔•萨姆奥是上诉法院法官,通过学习,他知道了中国审判机关是四级两审制的架构,他对中国审判机关要求案件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处理完成的做法印象深刻,他解释,在柬埔寨办案没有时间限制,这往往导致案情变得复杂。同时,他大力称颂检察公益诉讼这一利于促进公益悲剧终结的司法创新制度。他说:“柬埔寨检察机关虽然没有公益职能,但柬埔寨检察机关也是国家利益守护者,中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柬埔寨学习和借鉴。”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与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宏大命题顿时变得具体可感,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学员们闻之频频点头,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检察院沿着改革开放之路不断前行,深入推进国际间司法交流,“朋友圈”越来越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护航“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广西检察机关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