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尼总检察院报道,来自不同大学的4位法学教授就印尼政府与国会目前正在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订事宜发表观点。
主题为“印尼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法律政治:构建公正且具人权视角的法律体系”的全国会议于7月15日星期二在泗水市艾尔郎加大学法学院A.G. Pringgodigdo大楼举行,上述教授的观点在此次会议中得以阐述。
4位法学教授分别是:日惹加札马达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讲人Edward Omar Sharif Hiariej博士;印度尼西亚大学法学院教授Harkristuti Harkrisnowo博士;三宝垄迪波内戈罗大学法学院教授Pujiyono博士;以及泗水艾尔郎加大学法学院教授Nur Basuki Minarno博士。
据悉,除教授外,此次全国会议还邀请了印尼刑法与犯罪学教师协会(Asperhupiki)主席Fachrizal Affandi博士、政治学研究者Yoes C. Kenawas博士,会议由Iqbal Felisiano主持。
同时担任司法部副部长的Edward Hiariej教授在会上指出,在《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中,必须确保公正审判原则、问责制及透明度原则。Edward Hiariej教授表示,在全部1676项问题清单(DIM)中,绝大部分已达成共识,重点在于加强人权保护、优化执法机构间协作,以及强化侦查阶段律师的参与,司法人员应在司法机制框架内的积极作为,加强恢复性司法建设。
Harkristuti教授则指出,新《刑法典》在仍以普遍原则为根本的同时,也通过更人性化的罪名表述实现了内容革新,例如对侮辱总统罪、通奸罪及强奸罪的罪名重构,现已更多地融入了对人权价值的考量。
刑罚并非单纯惩戒
会上,迪波内戈罗大学教授Pujiyono同样强调,新《刑法典》中的刑罚理念已从报复性模式转向更具恢复性与人文关怀的模式。Pujiyono教授介绍了多项新的刑罚理念,包括刑罚灵活性、双轨制,以及将法人纳入刑事主体范畴,并指出如今的刑罚旨在恢复正义,而非单纯惩戒。
艾尔郎加大学的Nur Basuki Minarno教授则聚焦于证据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力求实现实质正义。Nur Basuki教授着重指出,需制定更清晰的证据标准,以及强化被告人权利与执法权之间的平衡原则。
来自学术界的印尼刑法与犯罪学教师协会主席Fachrizal Affandi博士指出,新《刑法典》所蕴含的进步精神与2025年《刑事诉讼法(草案)》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之间存在失衡。Fachrizal博士指出,《刑事诉讼法(草案)》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诸多限制以及司法审查机制的不足,可能会削弱人权保护的价值理念。Fachrizal博士表示,“要确保司法体系实现现代化、公正化转型,就必须将新《刑法典》与《刑事诉讼法(草案)》统筹兼顾、协同修订。”
此次全国会议上,政治学研究者Yoes C. Kenawas博士还公布了印尼调查机构(LSI)的一项调查结果。该调查显示,在接受调研的101名法律专家与实务工作者中,多数人支持修订《刑事诉讼法》,尤其赞成在强化问责制与人权保护等方面作出改进。Yoes指出,该调查表明,立法过程的透明度、侦查时限的规定、强制法律援助的提供以及案件信息数字化管理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等方面至关重要。
此次全国会议的参与者包括来自各高校师生,以及东爪哇省检察院、莫佐克托县检察院的机构代表。
编校:韩坪杭 孙婕萌
责编:王嘉欣
Copyrights©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7031496号-4